双语学校和双语教育,一直是沪上家长津津乐道的话题。
特别是刚刚过去的这个“幼升小”,“公民同招”后,民办学校的录取比例已经直线回暖。那意味着同属民办的双语学校录取难度也降低了吗?
其实沪上的双语学校仍是一票难求的现状。像平和、包玉刚之类的顶尖双语学校在开放日名额上已是一票难求,更何况实打实的幼升小战役。
那么为什么即使学费一涨再涨,录取名额不见上升,家长们还是对这些热校趋之若鹜呢?今天小择老师就整理10所沪上一贯制的双语小学,就各自优势、招生情况和家长口碑为大家逐一分析,看看谁是如今幼升小界的“第一把交椅”!
学校优势:说起上海最有名的双语学校,可能不是包玉刚,也不是平和,而是徐汇世外。
世外的英语教学和师资也是有口皆碑。有这样一个定律:在其他课外机构辅导英语的,可能有包玉刚,星河湾的孩子,但你绝对见不到世外的学生。世外老师也不鼓励学生去外面补课,因为学校教的就已足够。
升学情况上每年前110左右(注意每届境内只招120人)都有机会直升世外中学,实际录取人数在70%左右(在大多数牛娃会选择出国的情况下)。如果初中毕业选择世外的高中,出国去向也是很不错的。
入学难度:世外的口碑是建立在“成群牛蛙”的基础上的。其幼升小火爆程度远胜其他双语学校,准备冲刺世外的小孩可能从幼儿园开始就要丰富的准备。这也是世外生源优质的原因。
建校时间:2000年
2018年招生计划:372人,11个班
境内部:4个班,176人
双语部:4个班,112人
PYP班:3个班,84人
面谈志愿:第一、二志愿
学费:
境内班:3.4万/年
境外班:6万/年
PYP班:10万/年
师生比:1:8
1、建议你看看校长微博悦目临窗,应该会有所了解。我儿子上小学前在国外长大,在这学校读了五年受益匪浅,学校的各种活动绝对是上海滩上最多的那几个,各种社团活动也有声有色。
2、世外走的是体制外和体制内一半一半。
3、世外小学进去就知道为她付出是值得的,诸如交通、伙食、晚托等问题都在其次。关键是学业抓得紧,课外活动丰富新颖,孩子本领学得扎实,课余又充实。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千万不要放弃哦。
学校优势:大名鼎鼎的包玉刚实验小学是2017年胡润国际学校第一,也是全人教育的“理想国”。相比于松江的高中部,武定路的小学部才是包校在沪上双语学校中登顶的核心。
12年一贯制的双语沉浸式授课是包校的另一大特色。在师资上,40%教师为经验丰富外籍教师,中外教比3.5:1,明显优于其他双语学校。另外,丰富的体育活动也是包校学子贯彻包玉刚先生“持恒健身”的代表物。
当然作为家长和媒体趋之若鹜的名校,这些年包校的负面新闻也时有爆出。例如上海贵族学校之一,100万入学基金(今年传闻上升到200万)、学生家庭背景单一非常“精英阶层”等。
入学难度:包玉刚在幼升小面谈中无疑是双语学校中对孩子的英语要求是较高的。2018年主要考察了孩子的基本素质,并未考察语文与数学,同时重视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
建校时间:2007年
2018年招生计划:共130人,5个班。长宁区招20人,外区招110人。
面谈志愿:一、二志愿
学费:15.6万/年
师生比:1:7
1.学费是很贵的,还有每年杂费8400元,另外还要另付校车费根据你家的远近不同。第一年还要交校服费好像2000多,另外包校基金也是要抢的,据说排队就有上百人。
2.耀中和长宁国际都是要外籍的~对于大部分想读国际的中国籍家庭来说只能选包校了,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早点排队还是蛮好的。
3.包玉刚一般考的话比较重视英语~喜欢全面发展的孩子所以艺体也要跟得上~
学校优势:“浦西世外,浦东平和”,平和也是一所出了名难进的民办双语学校。作为双语学校中成绩和口碑兼具的名校,就算平和学费疯长,开放日名额都是秒杀,说明会更是座无虚席。
在平和,外教不是著名双语学校的核心优势,反而是中教。平和的中外教比达到了8:1,和包玉刚几乎3:1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平和的课业较为宽松,浦东一些双语学校屡屡传出“小学一年级作业写到11点”的消息,这是让越来越多家长纷纷转向平和的另一个原因。
除此之外,网红校长万玮先进的国际化教育理念也是平和的一大优势。
入学难度:融合课程入学要求:单词量3000词汇,自然拼读法,无障碍沟通。3000词汇量不是个小数目,如果你家孩子不在国际幼儿园或英语基础比较薄弱,还真得好好掂量。不过好在去年小学部的招生规模突然扩大一倍,原来5个班现在10个,对家长来说也是一个利好消息。
建校时间:1996年
2018年招生计划:共180人,6个班(本区144人,外区36人)
面谈范围:第一、二志愿
学费:8.4万/年
师生比:2:15
1、走读没有晚自习,住读有,6点开始,1-2年级1个小时,3-4年级1.5小时,5-6年级2小时。书包不进宿舍。
2、平和虽然是双语学校,但学习气氛特别浓,新生入校很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图书馆、自习室虽然小,但好多人啊。
3.平和入门英语得有3000单词量,这水平小学都该毕业了。可能不会写,但要求会读。
学校优势:在闵行,流传着七外第一,协和第二的说法。但是七外是一所本区招生的学校,而协和是全市招生,更受到家长的热捧!
协和双语的一大特色就是中西融合课程。而虹桥校区则是协和教育第一所探索融合课程的校区。这是其区别其他协和校区的一大优势。
协和双语分国际部和国内部,国内部又分先锋班和精英班,先锋融合课程班级则是协和的又一大特色。先锋班加大英语教学比重,语文数学则按照体制内要求教学,所谓的一环出国英语有优势,不出国也可以体制内考试。总的来说,协和适合钞票比较多,也不想送到国际部放羊的家庭。
图:协和图书馆的大滑梯
入学难度:今年协和双语的入学面谈更注重孩子的综合能力,设立了“我是小小探险家”等游戏,弱化了语数外等应试内容。
建校时间:2003年
招生规模:共358人,10个班(本区158人,外区200人)
面谈范围:第一志愿
学费:
精英融合课程:2.8万/年
先锋融合课程:10万/年
师生比:1:10
1.虹泉路的协和,是协和里面最好的。
2.协和基本交了这笔学费以外,除了校车校服餐费,不会追加其他费用的。
3.协和双语小学国内班比尚音好,毕竟是本校,师资力量最好。
4.协和多种班类的设置还蛮人性的,可以多轨选择。
学校优势:和上海中学一样,星河湾适合学霸、牛蛙。校长则是前上中的著名校长唐盛昌。星河湾也是禾佳教育联盟旗下的国际课程基地。
对于家长来说,送入星校小学部的孩子如果跟得上课业进度,基本上不用再校外补课;但如果跟不上,对孩子和家长都是一种痛苦。星校的末位淘汰率非常高。
图:星河湾校监唐盛昌
学校招生办和授课老师很多来自上中国际,效率、能力和亲和力超强。学校主要学科中外籍教师比例约为1:1,但是外教参差不齐,培训时间短、流动大,遇到好老师全凭运气。但是小学部S+班的老师非常优秀。
从低年级开始就非常鸡血,基本从四年级开始分班,连续两次月考年级前5%才有机会参加升班考,学业竞争激烈。
入学难度:传说中的星河湾幼升小是优中选优。面谈英语全是开放性题目,无法提前准备,纯粹靠孩子的真实能力。
建校时间:2012年
招生规模:共226人,6个班(本区116人,外区100人)
面谈范围:第一、二志愿
学费:9.5万/年
师生比:1:10
1.他们的课程不错,但我觉得学校的艺术教育和体育活动以及各国主题活动方面不及协和国际部的活动多,总体来说老师蛮负责任的。
2.家长们焦虑主要来自升学。第一届小升初直升比例是50%。直升参考的综合评定以智育成绩为主,语数外竞赛加分占优。综合评定A、A-是一年级排名前30%,B、B-是30%~70%,C、C-是后30%。评定公式不透明公开。语数过早分层、三年级作业过多以及管理上的问题,是家长困惑的。
3.尽管有社团、选修课和周末艺体中心,但是文体方面整体偏弱,以家长自发、学生个人发展为主。
学校优势:如果说星河湾被追捧是因为有“上海中学”的基因,那么万科炙手可热则是背后“万科地产”的雄厚资本支撑。而其前身复旦万科实验学校“国际双语C班”的成功,也是如今万科双语广受家长信赖的主要原因。
班制设置上分为A/B/C三种,A班为境外学生汉语强化课程;B班为境内学生精致特色课程,也是被家长认为性价比最高的一种;C班为境内外学生双语课程。
学校硬件不得不提,由万科团队里比较尖端的设计师团队打造,其照明、空气循环、隔音系统等,均参考美日中国台湾地区的标准,水准教高。
课程体系上,学校引用的是特色的美国加州教材。外教除了必须的教师资格证书,还要有3年以上的本国任教经验。这点在国际学校师资选择上是尤为突出的。
入学难度:万科双语的面试题有很多在iPad上完成,除了重视孩子的英文能力以外,对iPad机考的熟悉程度也很重要。
建校时间:2016年
招生规模:216人,9个班(本区108人,外区108人)
面谈志愿:第一、二志愿
学费:
A班:3.3万/年
B班:2.8万/年
C班:8万/年
师生比:1:7
1、学校小班化教学,侧重人文历史基础的英文课程,外教师资令人惊喜地专业。我们经历的两任外方班主任虽然都是第一年到校任教,但自身教育背景和专业能力相当优秀,孩子的英语水平一直稳步上升。中外方管理团队配合默契,这一点也值得一提。
2、学校老师都很负责,B班抓得较紧。性价比也是最高。
3、万科双语是号称体制内外兼顾但其实两边都不靠的一所双语学校。
学校优势:诺德安达双语学校背靠著名财团“诺德安达集团”,诺校也是沪上著名的“贵族学校”。
“海选外籍教师”是一大优势。外籍老师大部分是在伦敦OTOS选拔招牌的,录取比例是1/40,所以国际老师是非常优秀的。学校也花了很长时间在上海、纽约、伦敦等城市招募中国籍的老师。现在的老师相当一部分掌握中英双语。小学阶段,每个班级都配有中方和外方两位班主任老师。
另一大优势,则是音乐、戏剧和表演艺术。诺德安达的音乐老师与世界闻名的茱莉亚学院的老师和音乐家们共同合作开发的音乐课程独一无二。
入学难度:考诺校不仅孩子的英文要考,爸妈的英文也不能差。面谈主要是英文对话。
建校时间:2016年
招生规模:共192人(本区96人,外区96人)
面谈志愿:第一、二志愿
学费:14.6万-17万/年
师生比:1:8
1.之前新开了很多双语学校,包括很多扩招的,其实最担心的还是外教,这方面诺德我还是觉得有保障的。另外就是融合的方面,我了解下来英国学校在学业方面是很轻松的,希望双语学校能把握好这个度。对于素质和背景,诺德安达我觉得的确非常好,也符合我心意。
2.学校硬件很好,设施一流。就是地段有点偏。
学校优势:中芯国际是浦东张江地区一所口碑不错的老牌双语学校。作为一所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一贯制学校,中芯不同其他国际化双语学校,相当低调。
但低调不代表学生能力不行,相反中芯的学生英语能力不弱于其他著名双语学校。中芯分成中文部和英文部,中文部是双语教学,不限制学生国籍。课程采用上海二期课改教材,英文课程则采用纯国外教材。
另外和包玉刚一样,中芯的PTA家委会也十分厉害。不仅参与学校管理,也相对独立,真正做到了对学校产生了影响力,体现了学校较强的美式文化。
入学难度:中芯录取难度也不低,往年大概是7:1,竞争颇为激烈。在英语口语差不多情况下,中芯更加倾向于有活动能力的孩子。另外2017年的招生说明会上,校方对英文的要求非常学术和细致。
建校时间:2001年
招生规模:共170人(仅本区招生)
面谈志愿:第一志愿
学费:10.6万/年
师生比:1:10
1.英文好,看到两个小姑娘在用很流利的英文对话,我再旁边一位是外国小朋友,后来她们用中文叫我阿姨,一问是中芯的。
2.孩子都很有气质,很有礼貌,中文部的小朋友英文水平也很高,建议报考。
3.英文部真的是很好,朋友家孩子看英文原版动画片,完全无压力!
学校优势:尚德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贵族学校,里面一应俱全什么都有,硬件条件非常好。当然,代价是学费比较贵,一年十几万还是比较正常的。
尚德每年出国的学生是除了纯国际学校外最多的几个之一。2012年成立了小学融合部,2014年,成为上海市21所国际课程试点学校之一。课程特色上,完善的双语阅读体系,是尚德的一大特点。中外教师包班制,创设多元氛围。
建校时间:2003年
招生规模:880人(本区640人,外区240人)
面谈志愿:第一、二志愿
学费:10万/年
师生比:1:8
1.当初填写志愿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填写一志愿,这样才能保证直升。尚德基本不接受二志愿。
2.我周围好几个同事小孩在尚德,还有晚托班可以到6点,作业基本都在学校写完。一周周末三张卷子,相对来说不鸡血。
3.尚德不鸡血,奥数可以不学。另外有初中,一步搞定,不用担心择校。
学校优势:“陈小春儿子香港在读”的姐妹学校,这大致就是家长对于沪港学校(耀华临港校区)的评价。而如今的沪港就是耀华集团准备在上海再创辉煌的旗舰学校。
沪港学校在浦东新区占地60亩,可同时容纳800人在校学习。浦东的学校就是大!
课程体系上和耀华国际相同,小学和初中基于中国国家课程,引入一些海外优质资源。上课形式以走班制为主。比较让人耳目一新的是沪港学校“双方”设置:从校长到宿舍老师,几乎都是中外方各一名,共同参与。
另外这所沪港学校也继承了耀华一些比较优势的资源,高大上的硬件条件。光沪港学校小学部就有8000册藏书,其他80%为英文原版书。
图:“壕气”的学生宿舍
建校时间:2015年
招生规模:共53人(本区26人,外区26人,住宿50人)
面谈志愿:第一、二志愿
学费:17万/年
师生比:1:8
1.家长点评:孩子在这里每天都很开心。师生关系很好。教学多是启迪式的。活动丰富。伙食很多。就是基础上还不能与体制内比,没那么强调基础。
2.作业不是很多,但是压力不算小,在耀华老师不会给你施加压力,全靠自觉。
3.客观来说,大部分老师素质都不错。特别是欺凌和校园暴力这块,学校管的非常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