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被“垃圾分类”逼疯的上海人?该如何给孩子正确的垃圾分类教育
发布时间:2020-10-12
来源:国际择校网

       昨天,是上海正式施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第三天!自从上海宣布要垃圾分类以来,全国段子手就把源泉集中在我们这儿,虽然垃圾投放时间限制,但上海的笑料供全国人民24小时不断线。  

        前一秒还在嘲笑上海朋友的外地吃瓜人民,最近笑不出来了!因为住建部要求加入这个被嘲笑的队伍还有这45个重点城市:  

北京、天津、重庆,石家庄、邯郸,太原,呼和浩特,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铜陵,福州、厦门,南昌、宜春,郑州,济南、泰安、青岛,武汉、宜昌、长沙,广州、深圳,南宁,海口,成都、广元、德阳,贵阳,昆明,拉萨、日喀则,西安、咸阳,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市。  

被“垃圾分类”逼疯的上海人?该如何给孩子正确的垃圾教育,这些影片带大家攻破...

到2020年年底,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完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上海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城市,个人罚款最高200元,单位罚款最高5万元。一时间,带动分类垃圾桶和粉碎机的销量暴增。  
与此同时,也给家长们带来了新的“垃圾教育”问题,不仅要教育孩子把垃圾扔到垃圾桶中,还要告诉孩子扔到哪个垃圾桶里。  
垃圾分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习惯。作为当代素质教育,需要长期的养成,如果家长不言传身教,学校不督促引导,孩子很难坚持这项“教育”。  
看着国内这么多人为此抓狂...  

日本留学生笑了  

国内随便扔垃圾的习惯,到了国外变成了垃圾分类时留下的泪水…  
很多日本留学生和在日本工作的人,刚租下房子还没站稳,就会收到房东塞来的一本垃圾分类手册。  

被“垃圾分类”逼疯的上海人?该如何给孩子正确的垃圾教育,这些影片带大家攻破...

(图片来自知乎答主@曜冰)  

这个手册是区政府发的,还会给中国人发放贴心的中文版,里面细致地列举了垃圾分类的要求。自1980年起,日本就开始垃圾分类,目前已经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  

美国留学生笑了  

在美国,不仅仅是扔错垃圾罚款的问题,往大垃圾桶里扔自己的垃圾,要先给社区交钱!社区里的每个家庭都要缴纳费用,这些是社区收集垃圾和处理垃圾的成本来源,如果不住学生宿舍出来租房的话,一定要了解清楚所在州的政策,乱扔垃圾很有可能就违法了,没错,把自己扔进垃圾桶也有可能违法! 

被“垃圾分类”逼疯的上海人?该如何给孩子正确的垃圾教育,这些影片带大家攻破... 

(图片来自:Giphy)  

英国留学生笑了  

英国的社区垃圾车一周来一次,不合格的垃圾不收,而且还要贴上警告。  
纸质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可回收垃圾,要特别分开,但也有住学生宿舍的同学表示宿舍管得没那么严,“大家都是一起扔在楼下的”,具体还是要看学校的政策了  

澳大利亚的学生笑了  

澳大利亚的垃圾分类,分为可回收垃圾、园艺垃圾和其他垃圾。垃圾车也是定期来收垃圾,不按要求做也是要被罚款哦~  
另外,不知道是不是南半球的人们和我们不一样,很多澳大利亚人觉得面包的包装袋这种薄塑料,是可回收垃圾!!!还有很多澳洲人犯这种错误登上新闻C位  

被“垃圾分类”逼疯的上海人?该如何给孩子正确的垃圾教育,这些影片带大家攻破...

(图片来自:TheAge)  

这么多国家看过来,基本上都有定时投放、强制分类的要求,目前上海市也是这么要求的,虽然现在还只是起步阶段,但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做好这件利人利己的事~  
我们不必吹捧他国的教育模式,也不能复制他们的垃圾分类法。但我们可以教育孩子珍惜事物、感恩食物。从点滴小事做起,相信孩子会发现很多“麻烦”其实都是举手之劳。  

影片补上“垃圾教育”  

除了参考他国的做法,家长们还可以通过纪录片电影,给孩子上一堂迟到的“垃圾教育”课,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社会责任心和环保意识,同时可以培养孩子的国际视野,给他们灌输世界公民的核心素养。  

1.《垃圾围城》  
(BeijingBesiegedbyWaste)  

为了拍摄纪录片《垃圾围城》,导演王久良从2008年到2010年走遍了北京近郊的四五百座垃圾填埋场。  
他在地图上用黄色的点标出这些垃圾厂的位置,完成后,他意识到“北京已然是一座被垃圾包围的城市。”  
一座座触目惊心的垃圾填埋场污染了周围的水源和空气,然而北京还是以每天3万吨的速度,生产着生活垃圾;新造的楼盘也在距离填埋场仅1.2公里的地方不断崛起。  
“没有什么能阻挡北京这座城市的扩张。”  
影片中,一处垃圾填埋场内,两个拾荒者的孩子,拿着从垃圾堆里翻出来的弥勒佛像和唐僧像玩得很开心。  
其中一个说“看我的小破烂儿,看我好厉害吧!”  

被“垃圾分类”逼疯的上海人?该如何给孩子正确的垃圾教育,这些影片带大家攻破...

2.《塑料王国》  
(PlasticChina)  

《塑料王国》是王久良继《垃圾围城》后,历经三年拍摄的第二部纪录片,影片揭露了中国进口废塑料的地下产业链,入围金马奖并获得了2016年阿姆斯特丹纪录片节大奖。  
王久良表示:希望向中国输出塑料垃圾的国家可以看到这部纪录片,看到垃圾处理不当在中国造成的环境污染。  
在央视财经频道的一个采访中,王久良说厂里的工人大多是妇女,她们每天站在垃圾堆中分拣塑料,常年指关节肿大。  
来自美国、法国、德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各国的垃圾散落在一个废塑料分拣厂的地上,腐烂的食物散发出难以忍受的味道。  
一个小女孩在分拣垃圾,她的两个弟弟蹲在旁边看,他们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针管子递给王久良。  
这些可能携带细菌病毒的进口医疗垃圾,被孩子们当做玩具收集了一口袋,抓在手里把玩,令王久良揪心。  
2018年1月1日,中国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  
回忆拍摄《塑料王国》的血泪史,王久良说“非常自豪的讲,我们不但是改变了某个区域的环境问题,同时也影响了一个国家角色的改变,甚至影响了世界贸易精神的改变,从这个层面来讲,我觉得我们是值得的,欣慰的。”  

被“垃圾分类”逼疯的上海人?该如何给孩子正确的垃圾教育,这些影片带大家攻破...

3.《塑料海洋》  
(A Plastic Ocean)  

这部由一组科学家、记者、环境保护者和社会企业家共同拍摄的影片,记录了塑料污染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并提出了科学创新的,适用于个人与政府的解决方案。  
《塑料海洋》的拍摄组,在一只死去的仅出生三个月的幼鸟体内发现了276片塑料。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电影节上,观看了这部获得众多奖项的纪录片;而英国著名自然历史学家大卫·爱登堡(DavidAttenborough)称其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影片之一”。  

被“垃圾分类”逼疯的上海人?该如何给孩子正确的垃圾教育,这些影片带大家攻破...

4.《信天翁》  
(Albatross)  

在太平洋中心的小岛上,有一个故事将会改变你对一切的看法。  
这部纪录片拍下了中途岛上误食塑料的信天翁们,影片中一幕幕死去的幼鸟腹中的彩色塑料震动了世界。  
美国导演ChrisJordan认为“艺术家的工作是尊重你,为你建立更深的连接,然后让你来决定之后怎么做。”  
塑料这种材料四五百年都无法自然降解,然而我们只用一次就把它扔掉。  
这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单靠非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承认个人不能改变世界,只有当一亿人决定做出改变时,真正的变化才会发生。  

被“垃圾分类”逼疯的上海人?该如何给孩子正确的垃圾教育,这些影片带大家攻破...

5.《瓦力》  
又名《机器人总动员》  

皮克斯和迪士尼联合打造的经典科幻动画电影《瓦力》(WALL·E)曾是一代人的童年大爱。  
公元2700年,人类文明高度发展,却因污染和生活垃圾大量增加,使得地球不再适于人类居住。地球人被迫乘坐飞船离开故乡,进行一次漫长无边的宇宙之旅。  
临行前他们委托Buynlarge的公司对地球垃圾进行清理,该公司开发了名为WALL•E(WasteAllocationLoadLifters–Earth地球废品分装员)的机器人担当此重任。  
这些机器人按照程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工作,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恶劣环境的侵蚀,WALL•E们接连损坏、停止运动。最后只有一个仍在进行这项似乎永无止境的工作。  
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它开始拥有了自己的意识。它喜欢将收集来的宝贝小心翼翼藏起,喜欢收工后看看几百年前的歌舞片,此外还有一只蟑螂朋友作伴。  
直到有一天,一艘来自宇宙的飞船打破了它一成不变的生活……  

被“垃圾分类”逼疯的上海人?该如何给孩子正确的垃圾教育,这些影片带大家攻破...

其实,任何教育也一样,不能一蹴而就,都需要长期的关注和培养。他国垃圾分类这场革命也并非一夜之功。


热门学校

查看更多

立即预约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