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正当时,然而英国教育名家、哈罗公学前校长巴纳比·列侬,他认为优化传统课堂比创新更切实际。现实中,很多创新准备仓促,基础不足,掩盖了很多问题,也让学生付出了很高的机会成本。
本文作者:瞿逸冰,上海民办平和学校IB TOK教师,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全职教书,间歇采访写作;编辑:Travis。来源:公众号“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如果您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我略有惊讶。因为这个对话最初起点,是我听说这位英国教育名人,出了本观点传统的书。年初,我拿到一本《教育的承诺:英格兰成功学校实录》,刚刚译成中文出版。作者巴纳比•列侬,标准绅士,曾在伊顿公学任教,又在哈罗公学做了12年校长,现任英国私立学校委员会主席、白金汉大学教育系主任。书里不仅支持传统教育的诸多元素,还批评了项目式学习、跨学科等时下大热的教育创新。创新,是我和这个时代的理所当然。因此,当我听到这些“异见”,略带防守姿态地,我约到列侬,聊了聊,什么是非传统主义的传统教育?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创新?最重要的,成功的学校都有哪些特征?
无论创新与传统,任何学校的重点都应该是课程与教学,我们应该尽力让学习有意义、有目的,让学生有动力。列侬认为,现有条件下,优化传统课堂更切实际。现实中,很多创新准备仓促,基础不足。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在引人注目的同时,正好掩盖了很多问题,也让学生付出了很高的机会成本。列侬说,“我们一天只有这些时间,应该讲授成熟的课程,并且教到位,教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剑桥毕业,地理专业的列侬,出于教育热情,随即进入牛津大学,攻读教育学学位并接受教师职前培训。我们如今习以为常的做法:按班级、分学科教学、以知识为中心,都是伴随工业革命而生的。作为最早开始现代化进程的国家,英国也更早察觉到了这个模式的弊病:个性化程度不足、学习兴趣较低、意义感缺失。上世纪七十年代至本世纪初,出于对班级授课、学科课程制的不满,许多英国学校开始实践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跨学科课程等创新样态。毕业后的列侬成功进入伊顿公学。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传统学科之外,列侬也满心欢喜地开起项目式学习、批判性思维等课程。几十年后,回顾这些尝试,列侬坦言,“很多创新都无果而终。”他发现创新形式与学生表现之间的关系并不紧密,“虽然我带学生做过很多项目,但不是仅凭项目这种形式,学生就会对学习更感兴趣。”而当他努力把传统地理课上得很好时,学生也表示更有收获。PISA是一个针对15岁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包含阅读、数学、科学等项目,由OECD主持,每隔三年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进行。由于其权威、科学、影响广泛,PISA测试已经成为衡量各个国家教育水平的重要参考。中国读者应该记得,2015年,BBC推出《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体验中式教学》,记录了一所英国中学内的中式教育实验;同年,上海特产,著名教辅《一课一练》远销英国。这些,正是英国教育部门为了提高成绩,所做的一部分努力。中式教育重练习、多考试。这些元素在英国受到欢迎,很多人因此将之视为中国教育的高光时刻。其实,这也可以视作英国假借中国,召唤自身传统的回归。为什么创新的改革失败了?我非常想要理解这段英国经验,它能让我们更好地体认中国教育当下的现实。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早已开始自嘲为“小镇做题家”。面对越学越迷茫的困局,教育者们热切地尝试项目式学习、跨学科教学等方式,希望为学校学习带来更多意义感、目标感、实用感。难道这些不值得追求吗?列侬是个笃诚之人,非常赞同前文提到的教育理想。不过,多年名校校长、政策制定者、教育研究者这三重经验,使他在思考时,有了更多现实考量。 1. 学校对创新课程准备不足,贸然推出对学生不负责任 好的教学需要两大保证:师资和课程本身(包括大纲和课程资源)。创新课程如项目式学习和跨学科课程,在这两方面没有优势。首先,大部分老师是学科专家而不是跨学科专家。他们拿的是某一学科的学历,比如数学、物理、历史等,这些学位对应着基础教育中的不同学科。当学校推行跨学科教学时,学科专家的优势转变为了跨学科的劣势。而大部分学校都无法通过自身力量,迅速培养出跨学科专家。其次,传统课程有非常多好的教材,相对而言,许多项目式学习的主题都是非传统的,这就意味着优质教学材料有限或者根本没有。最后,如果一个老师教授的是传统课程,这就意味着他可以和无数的同行讨论。而创新课程,则丢失了大范围讨论与合作的机会。现实情况是,一些看起来很有趣的学习主题,往往都是几个老师,在自己主教的课程之外,用非常短的时间内准备的,如此,不仅老师开发新课程叫苦,学生也不能获得更好的体验。 2. 教育创新的动力并不一定来自教育理想,也可能来自宣传需要 课程是学校的重要卖点。不过,大多数家长只能通过官网或课表来了解。没有人能仅仅通过课表看出两节数学课的区别,而课表上有没有一些时髦的课程就不一样了。财商、人工智能、社会情感学习... ...这些课程远比语文、数学、英语令人兴奋,家长也会更加买单。然而,如果这些课程一周只有一节,那么很遗憾,它们很难对学生产生什么深远的影响。更坏的情况是,它们常常会被其他活动侵占,成为可有可无的“机动课程”。所以,家长不用为这些课程太过激动,应该花力气去了解其他课程的质量。 3. 开设新课程看着很美好,但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会挤占更重要目标的时间 有人说学校应该教情绪管理,有人说学校应该教财务知识,也有人说急救的知识很重要,还有人说健康生活很重要…作为回应,部分学校开设了专门课程来教授这些知识。毫无疑问,这些都是重要目标,但是学校应该谨慎开课。因为重要目标的清单很长,而课时有限。要开新课就必须砍掉一些成熟课程的时间。我们要意识到,所有课程的价值都是相对的。要求一所学校做太多的事情是很危险的,因为我们有可能丢掉最有价值的事情。一个好的学校肯定要在诸如社会情感方面给予一些关注,但不一定是通过专门课程的形式。比如,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就可以通过团队运动来开展。2011年,做了12年哈罗公学校长后,列侬退休。告别这所顶级精英寄宿制学校,列侬投身更广阔的教育空间。他上任英国私立学校委员会主席,同时也担任22所学校的理事。“我们必须志向高远”,列侬说。对一个国家来说,只有伊顿、哈罗这样的精英寄宿制学校是不够的,必须关注弱势学校,以及全国平均水平以下的50%学生。2012年,列侬帮助筹建了伦敦出色学校,这所学校后来成长为伦敦最好的公立学校之一。此外,他开始大量收集公立学校的成功案例,这些案例后来被收录在《教育的承诺》这本书里。和私立学校不同,公立学校是不选择生源的。好生源往往意味着好成绩。曾有一派观点激烈地认为,学校只有筛选的作用,没有培养的作用。然而,在书中收录的学校里,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却取得了很好的考试成绩。怎么做到的?列侬给出的答案很熟悉:纪律、练习、考试。他笑称,这些都是中国教育的宝贵经验。不过,对于自小接受传统教育的我来说,还是体会出了一些不同。方舟博灵顿戴恩斯学校在2008年是伦敦成绩最差的学校之一,仅仅6年后,就跻身第一梯队。排名晋升的秘诀之一,就是学校制定并严格执行了日常行为规范。比如,午餐排队、作业要记录在本子上,上课前桌子上应该放好规定物品。排排坐,是王朔在电影《看起来很美里》颇具讽刺意味的场景。我问列侬,这么讲纪律,学生还有自主感吗?列侬说,其实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纪律,因为没有纪律,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该做的事情。学习、运动,都需要纪律作为保证。传统上,纪律似乎与绝对权威相关。实际上,教师应该可以做到严格要求同时善解人意。列侬说,自己做了四十多年教师,每次刚接手一批学生,第一要务立规矩。看起来很冷酷,但是学期末,学生们都会说,列侬是个亲切的的老师。“我们要做铁手套里温暖的手”,列侬说,要做到纪律严明,但是又总是从学生的角度理解他们。教育界总是流传一些似真似假的故事,比如欧美专家访问中国学校,看到学生坐姿挺拔,双手背在身后,断言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不会有创造力。但是列侬说,创造力与纪律无关,却依赖专业知识与大量练习。以书中的麦克拉社区学校为例,所有的科目都采用反复练习的方法。他们不相信个性化学习,不做小组活动、不用探索式学习、也不展示学生作业。“这些方法都太慢了”,列侬评价。老师和学生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如果采用高效的练习,学生将很快就能学会知识,并且留时间给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同时,教师也能降低工作负荷。“这种说法没什么道理”,列侬解释,练习是用来建立专业知识的。比如,我们在数学里练习如何解决问题,在读写课上练习如何创意地回答,在绘画课上练习如何画人体。这类练习绝对不是创造力的敌人,没有专业知识就没有创造力。列侬提到,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哈罗公学读书时,起初英语水平被评为最低一级。整整三年,他每天都要用黑色、红色、蓝色和绿色的墨水,将一个长句分成主语、动词、和宾语等不同成分... ...“一般英语句子的基本结构深入我的骨髓,”丘吉尔说。不过,列侬强调反复练习只能是教学法的一部分,只是意味着将“西方儿童要费劲进行的机械性加工,在东亚儿童那里变成了自动完成,把他们解放出来去掌握更先进的概念”。此外,老师也要有意地提供机会,让学生运用创造力。比如在英文课上,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话题,进行创意写作。另一方面,注重让学生表达自己、挑战权威。英国的课堂上,每个人都应该发言,教师不允许学生一个人安静地坐着,也会鼓励学生向自己提问或发起挑战。“应试教育”的标签下,我们容易视考试如大敌。但是列侬说,考试是有极高的价值的。《教育的承诺》一书中,收录的所有成功学校都频繁考试。其中一所学校方持续收集成绩数据,他们将其用来:考试是最好的学习情况监控方式。通过频繁地考试,教师和学生本人了解学习状态,为是否需要干预提供依据。
不过,“考试只是教育目标的一个子集”,列侬说。在英国,实质上只有两套高利害的考试,分别在学生16岁和18岁的时候进行。而在其他时间,老师应该自己设计一些低利害的测试,没有理由让所有学习都围绕考试展开。
换句话说,学生如果做的不好,也不会有长期的负面后果,但是这些考试能够让老师和学生确定自己学得如何,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令我有点意外的是,很多英国学校都在考试后公布排名。“总体来说,利大于弊”,列侬做出这个结论,有很多研究支撑。比如,公布排名会让学生与家长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情况,也会更激发学习的驱动力。一个误区是,排名之后,暂时落后的学生马上被贴上“差生”的标签,教师和家长对其学习、行为等各方面的期望马上降低,如此循环,往往让这个标签一旦被贴上就很难撕下。成功的英国学校无一例外的,对每个学生都保持高期望,也就是说,应该认为,所有学生都能取得好成绩,关键是是否足够努力。在这些学校里,最差的学生要配最好的老师,如果日常的课时不够,一些学校还会组织课外辅导,直到每一个学生都达标为止。上述之外,列侬一共总结了十二条学校成功的共同要素:
1. 纪律严明:严格实施确保教学秩序
2. 对每个学生高期望:相信努力比天赋更重要
3. 强大的师资:专业突出、有热情、尊重学生
4. 定期测验:确保学生将学习内容植入记忆,明确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
5. 日常体系和规范:节省日常行为的时间,确保师生专注于教和学
6. 倾注感情:学生爱校、老师爱教
7. 文化资本:读名著、去博物馆、听古典乐
8. 家长参与:与学校沟通,支持学校教育
9. 语言能力好:教会学生流利的口语表达
10. 课外活动:提供丰富的活动,培养终身爱好
11. 校际合作:学校间优势互补,承担社区责任
12. 一名校长:确保以上十一条的实现
不过,知易行难。在教育里越是清晰的道路,越不省力,看起来最简单的解决方法,却需要更大的坚持和努力。因为面对问题,避无可避。相反,面对创新课程,我们更加宽容,许多问题就可以躲藏在这宽容之中。每当面对疑问,我们总可以说,适应改变需要时间。或者创新本身没错,只是做得不够好,请再给一些时间。但反过来,我们可以思考,是否同样的逻辑,也能为传统课程辩护呢?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这样做出来的部分创新,即是卖点,又是捷径,反而逃避了教育之“重”。频繁的变动,也必然让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的精力,从更关键的事情上转移走。列侬说,“在对想法的正确性做出评估前,学校必须要非常小心。”更好的老师、更优质的课程、更稳定有效的评估、更公平的教育政策,永远应该是教育者的首要追求。与其在创新与传统之间摇摆,不如踏实追求更好的教育。